
大伯公化身很多,最著名的莫过于宝福社的“血腥大伯公”,传说血腥大伯公一步出庙,一定有流血事件发生。
18世纪,在莱特上校还未登大陸时,槟岛上已有58个渔民。
张理、丘兆祥及马福春是来到槟島最早的华人,3人意气相投,情同手足,在丹绒道光过着打渔生活。
根据史书记载,原是当时中国秘密组织“天地会”会员的张理,把社团概念引进岛内,以保护族群的利益和解决纠纷。
后来张理逝世,并坐化在海珠屿,由于他的德高望重,当时的民众就把他供奉为神,最后化身成为“大伯公”,成为今日东南亚独有的民间文化信仰。
除了马来西亚,大伯公信仰也流传至泰国、印尼和新加坡,并有无数的信徒,单单槟城就已经有超过500间供奉大伯公的神庙。
海珠屿大伯公庙旁至今依然保留张理的坟墓,这突显大伯公传说的真实性。
今年由各国民间宗教代表主办的《海珠屿客家五属大伯公庙─古迹规划》交流会上,大会鉴定大伯公信仰为槟城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可能会把此信仰申请入遗。
长长的白眉,笑容和蔼可亲,外表仁慈的大伯公象征着开辟、正义、仁爱和互助。
在那一个时代,没有完善的社会体制,所谓法律,就只是人与人相处的默契和自律,关于是非对错就只能靠族群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来判定。
甚至在殖民时代,社团依旧需要存在以抗衡外来势力和保护自身利益。
当然,如今法律制度已经十分健全,秘密社团制度也已经不适合现今社会。
然而我们依旧保留大伯公信仰,也许是文化,也许是传统,也许是不满如今社会不公,祈求大伯公可以繼續為民請命,繼續扮演公正仲裁的角色。
其實,每個時代,我們都需要大伯公,這個時代,誰是我們的大伯公呢?





詳文
3 comments:
毛的感觉倒没有,还觉得蛮搞笑的。
這一篇有夠廢!哈哈~~
是咯,我也觉得很白痴!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