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.11.10

谢氏福侯宫 Si Hock Haw Kong Kongsi

谢氏宗祠门口屹立着有别一般华人寺庙的狮子石像,这是英殖民地独特风格的见证。

寻队又出发了,今天不出远门,因为好朋友谢同学说要带我们到一个一直被搜寻队忽略的地方。

跟着谢同学,来到华丽的门楼,门楼上写着“宝树”两个大字,难道这里是卖盆栽的?

经过窄巷,来到大庭院,前面是一栋峻宇雕墙,五彩斑斓的双层中国式庙堂,斜瓦大门廊,以英制狮头为饰,才惊觉我们已经来到谢同学引以为傲的谢氏宗祠了。

详文

23.9.10

“手尾”


包容不代表认同,一名巫裔友族望向无人清理的祭品,心里是否会埋怨这些东西正影响市容呢?

拜后一定要收拾,做人做事一定要有“手尾”,更何况是祭拜好兄弟!”阿公说。

我家住在槟城西南部的小小渔村,那是一个聚居了3大民族的的小村落。 3代同堂的我们都是很传统的家庭,所有大大小小的华人节庆,我家都会大肆“拜拜”。然而拜得最多的,莫过于中元节了。

中元节,又叫鬼节,道教和佛教都有不同缘由。佛教会在这月份举行盂兰盆会,以此发扬佛教的慈孝思想;道教则会举行普渡法会,颂经解救饿鬼囚徒之苦。

我家的信仰很简单,鬼节就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,地府里的饿鬼将流连凡间,所以一家大小要准备元宝香烛和食物来拜祭“好兄弟”,以便可以平平安安的过日子。

小时候听阿公说“好兄弟”无所不在,不过不懂事的我们总爱牵着阿公的手,去街头拜拜“它们”。

邻家的友族小孩总不明白为何要把好吃的糖果放下地上,而我们也只能解释:“Ini bagi hantu punya!”

由于村落友族不少,所以阿公常常告诉我们要体谅和包容友族的生活习俗,也要警惕自己,我们的习俗会否造成他族的不便,毕竟宗教信仰强调的不是仪式,而是其中的精神,和谐共处就是宗教的精神所在。

所以阿公总会在街头拜拜时携带元宝盆,然后把金银纸烧在盆里,以避免灰烬会飘到四周,这样不只不会影响市容,也可以防范火患,在确定香烛烧完后,我们都会开心的帮阿公一起清理场地。

如今阿公已经不在了,不过每当看到街道上乱糟糟的祭品和满地的元宝,阿公的那一句“做人做事要有手尾”一直回荡在耳边。


把让元宝和香烛留在马路上任由汽车摩托辗过,是否会对神明不敬?

祭拜后,元宝没有清理,部分飘到沟渠里,可能造成阻塞。

元宝飘到四周,信徒留下的“手尾”最后还是得靠清洁工友来清理。
 
蜡烛烧完后,留下凝固的蜡油会一直遗留在街头,影响市容。

詳文

10.9.10

韩江华人文化馆 Han Chiang Chinese Heritage Centre

教育展厅展出学潮时期让人震撼的女学生正与警员对打照片,图中该名女生被警察击中后倒地不起。

到青葱操场蹦蹦跳跳的华校学弟学妹,让你联想什么?失联的好友、甜甜的初恋或噩梦般的考试?

然而看在搜寻队的心里,这是一股延续华教的生命力,为华人文化持续燃烧的那把火!

这么澎湃的开场白,搜寻队这一次展开的当然是一趟澎湃的寻根之旅!不过我们不去中国,我们来到韩江华人文化馆,寻找槟城华人的根。

詳文

Google

WWW sheyingren.blogspot.com